直到今年开春之前,钢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还只是“钢铁电商”。传统“搬砖”式的钢铁贸易已难以为继,向电商转型势在必行,不过尚是“初程初启”,可谓“有头无绪”。但是,开春之后,随着“互联网+”新理念的迅疾传播,钢铁业界最热门的话题马上向钢铁“互联网+”升级。
话题怎么热都没关系,不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“怎么办”这个实题上来的。
传统钢贸“流水落花”
经济下行,是“水落而石出”的良机。过去看不清楚或者不愿看清楚的东西,到这时候,你不想看都不行。
传统钢贸,就是这样子。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提供的一份行业调研报告,自2012年钢贸危机以来,在“温水煮青蛙”式的慢跌行情及价格无支撑可寻的心理煎熬下,众多贸易商逐渐退市。据不完全统计,上海近70%、全国其它地区近30%的钢贸商退出行业,全国钢贸商数量从20万家迅速缩减到10万家左右,市场活跃度进一步降低,行业重新洗牌在所难免。
当然,以上的统计数据,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调查结果和测算。但是有一点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:传统商贸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已经走到尽头。这种“尽头”式的暗淡,已不是一种感觉,而是可以用“数目字”清晰地进行“描绘”:
——微利无利已成市场常态。估计整个传统钢贸界,六成以上钢贸企业吨钢净利低于10元。近半数的企业已对自己的盈利能力没有信心,近年来不断调低自己的盈利预期,有的已经在评估自己年度的亏损控制范围。
——盈利来源单一导致利润低下。大部分传统钢贸商的盈利来源仍主要是“倒买倒卖”赚差价。这种传统